账号:
密码:
肉文屋 > 历史架空 > 汉道天下 > 第513章
  可是听了阎行的解释,他意识到贾诩并不是在开玩笑,天子很可能真是这么想的。
  天子一方面在招募关东百姓,一方面在教化蛮夷。前者解决的是财政,关东百姓善生产,能带来纺织、造纸等技术,增加朝廷的收入。后者则可以提供充足的武力,蛮夷上马为兵,天生就是骑兵。
  给天子五到十年时间,二十万铁骑根本不是问题。
  其实算上蛮夷的话,现在也能凑出二十万铁骑。天子之所以不行,应该是既没有足够的财力、物力,又担心蛮夷不受约束,军纪败坏,为祸中原。
  毕竟天子击败袁绍是想中兴大汉,不是抢了就跑。如果这二十万铁骑还像当年的董卓一样,在洛阳烧杀抢掠,绝不是天子希望的结果。
  从这一点来看,天子要比董卓强太多了。他不仅能拥大的武力,更要将这强大的武力牢牢的控制住,不至于失控。
  女子从军应该就是方案之一。
  让女子从军,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并凉人口不足的弱点。比起逐水草而居的蛮夷,成为编户的汉人百姓自然更易于控制。天子再加以教化,战斗力未必就不如蛮夷。
  对并凉来说,这是一个机会。
  比起柔弱的关东女子,并凉女子无疑更适合从军。
  想通了这一点,韩遂改变了之前的态度,支持韩少英加入女骑,并且允诺亲自出面,劝部下诸将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,不要阻拦家中的女子参选。
  韩遂只提了一个要求:好好训练,早点与马云禄比肩,至少不能落后于吕小环。
  韩文英兴致勃勃,满口答应。
  能与阎行朝夕相伴,她对自己很有信心。
  阎行随即又道,天子这次来凉州,有两件事最为重要。一是考察湟中商道,一是平定枹罕的叛乱。湟中商道关系到利益,枹罕的叛乱关系到名声,这两件事都刻不容缓,必须解决。
  韩遂立刻动了心思。
  枹罕就在他的辖区之内,宋建也是他的老朋友。宋建在枹罕称王,他是知道的,只是没在意。说得难听些,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,没人当真。
  可是天子当了真,不远千里的跑来平叛。他如果不主动一些,等宋建被天子灭了,他可没法解释之前为什么不平叛。可若是他主动请缨,灭了宋建,天子不能不赏,接下来的湟中商道也可能成为他的生财之道。
  第四百一十五章 声名远播
  镇西大将军韩遂上书天子,近闻枹罕有人称王,割据一方,臣请求出征,扫平叛臣。
  枹罕就在大河上游,所以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,离金城并不远。韩遂身为镇西大将军,自然早就知道,但他故意说近闻,自然是掩饰之前的不作为。
  刘协没有计较他,下诏许可,并决定随韩遂出征,临阵观摩镇西大将军的用兵之道。
  韩遂正中下怀。
  能名正言顺地在天子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,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。
  韩遂随即发出命令,召集各部,先检阅人马,再出征枹罕。
  韩遂的实际控制地域就是金城郡,但是有天子诏书加持,他将命令发到了名义的辖区全境,附近的陇西、汉阳也都包括在内。
  召集这么多人马并非易事,粮草、辎重的准备就是一件不小的负担。各部之间难免有矛盾,如何让他们听从命令,不在天子面前打起来,也考验着韩遂这个镇西大将军的威信和能力。
  韩遂想展示,刘协也想看看,双方一拍即合。
  在等待大军集结的时候,刘协相对清闲,除了接见陆续到达的各部将领、官员之外,就是在贾诩、阎行等人的陪同下,游览附近的山水,顺便短距离的考察被称为青海道的湟中道。
  金城位于大河南岸,沿大河上溯不远,有几条水流注入大河,其中最著名的一条就是湟水。
  沿湟水向西,可以一直走到西海(青海湖),再从西海西行约二千里,便可到达西域。
  这条商路很早就存在,但是路不太好走,条件不如河西走廊。在河西四郡开设之后,绝大部分商人就取道祁连山以北,走河西,不再走湟中。
  尽管如此,湟中道仍是湟水流域的各族百姓与凉州内地交换物资的必经之路,只是往来的物资有限,油水没有河西道那么丰厚。
  刘协有意加强贸易来往,不仅韩遂表示欢迎,湟水河谷中的各部落更是热情倍至,每天都有人来打听消息。刘协不嫌烦,只要有时间,他就尽可能的接见每一个人。
  与这些部落首领相见,除了谈生意,了解他们的需求,也是宣传自己理念的一个好机会。
  不知不觉间,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纪,为了开拓市场,深入边远地区。或者像那些扶贫干部,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,不辞劳苦的奔波。
  业务能不能谈成且不说,至少他的态度是诚恳的,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尊重。
  没过多久,天子少年有为的名声就传播了出去,人人传诵。
  有如此天子,大汉必能中兴的观点也不知不觉的成了主流舆论。
  麻烦也是有的,想联姻的人络绎不绝,到附近偷偷观看,看天子长相的女子也越来越多,无形中增加了虎贲、羽林的工作负担。
  马云禄指挥的女骑士也正式承担起了保护荀贵人的职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