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肉文屋 > 穿越重生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43节
  王浩心无波澜。
  他看了一眼时间,才发现已经到了九点半,赶紧翻开《代数几何》的教材看了眼,因为一直忙于角谷猜想的证明,他还没有对课程进行准备。
  好在第一节 课都是讲的基础,甚至还有一半是在对‘代数几何’学科的介绍。
  “这种内容照着课都应该也没关系吧?不过也可以自由发挥,只是人物介绍发展史而已,目的就是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……”
  王浩思考着。
  张志强上完了课,回到了办公室里,见到王浩立刻凑过来,像是做贼一样的小声问道,“怎么样?证明写完了吗?”
  “已经投稿了。”
  “这么快?”张志强感觉很意外,他甚至还有些激动,“投的哪里?”
  “《数学新进展》。”
  张志强听话点了点头,随后继续问道,“那要下下个月才能发表了吧?这还算速度快的,正常来说要三个月以后。”
  “那不会。”王浩摇头道,“算时间,下周就应该能发表了吧,他们的主编和我这么说的。”
  “《数学新进展》的主编?”
  “对。”
  张志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了,他从小到大最反感特权待遇。
  现在特权就出现在了眼前,同样是给学术期刊投稿,其他人审核通过还要慢慢的排队,而眼前这个家伙投稿以后竟然说一个星期后就能发表。
  还讲不讲理了?
  他凭什么就能插队发表?
  什么?他的论文是解决角谷猜想?算了,没事了!
  想想自己能完成如此重大的研究,也肯定能够到四大数学顶级期刊上插队吧?
  特权,真是美好啊!
  张志强美美的憧憬了一番,随后问了一句,“你确定能发表吗?如果不能呢?”
  王浩道,“那我就把投稿撤回,然后发布到网络上,佩雷尔曼(庞加莱猜想证明者)就是这么干的,我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,能第一时间被更多的人看到。”
  张志强朝着他竖起了大拇指,他有点希望王浩的论文不能在下个月初发表了。
  角谷猜想的证明,如此重大的数学成果,直接发布在网络上,听起来确实很有意思。
  王浩主要是不想等太长时间,这么大的成果发布在什么地方都可以,根本不需要影响力大的数学期刊来增加权重。
  如果是发表在数学四大期刊上,好处就是能够更快的被国际看到,就能更快的顶级机构认可。
  不想承认,也必须要接受的是,国内数学机构的权威性,相对还是小很多的。
  ……
  王浩和张志强聊了几句就去上课了。
  《代数几何》。
  他对这门课程已经期待不已了。
  之前不管是《偏微分方程》、《泛函分析》,还是其他什么课程,所讲述的数学,都可以说是百年前的数学了。
  那些知识内容在百年前就有,甚至几百年前就有。
  高校的本科级数学课程,听起来似乎很高深,其中的内容说白了都是百年前数学家研究出来的,甚至几百年前的数学家,研究的都更要高深的多。
  比如,波恩哈德-黎曼,他在170年前,就研究出来了黎曼几何,但本科级课程的涉及到的知识领域,远达不到黎曼几何的程度。
  《代数几何》,才是真正的现代数学。
  《代数几何》,研究的是维度空间中若干个代数方程公共零点,所构成的集合的几何特性。
  这个解释听起来很复杂,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。
  x2+y2=1(平方),一个标准的平面方程,对应的几何图形则是一个圆。
  这是高中数学级别的理解,研究的是方程的实数解。
  如果放在《代数几何》的内容中,研究的就不是实数解,而是复数解,在实数解上,它是一个标准的圆,但如果是复数解就变成了一个球。
  再拓展,x3+y3=1(三次方)呢?
  这个方程图形则变成了一个圆环,当幂数n大于3的时候,对应的图形就变得非常复杂,依靠想象已经很难理解了。
  这就是《代数几何》,研究的是方程所对应解形成的图形,是以几何的方式去研究代数问题。
  《代数几何》和很多数学领域都有关系,比如像是数论、解析几何、交换代数、微分几何、拓扑学,等等,它所包含的一些方法研究,对于其他学科都有很大的参考和应用价值。
  王浩之所以对这门课程有期待,主要还是想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。
  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偏微分方程和数论,而数学学科很多都存在关联性,拓展知识领域,对于研究数学理论帮助是非常大的。
  十点钟,学生们都到了教室。
  王浩的课程是非常受欢迎的,学生们对于课程也是期待不已。
  当进入到新学期以后,王浩的心态也放平了很多,因为是研究生课程,也不用刻意要求学生怎么样,大多数学生都会很认真的听。
  另外,很多学生都不是生面孔,甚至说大部分都是熟面孔,他也没有讲课堂纪律之类的内容,直接就进入了课程中。
  王浩站在讲台上,踱步走下来开口道,“这门课程叫做《代数几何》,有同学对内容有了解,也有同学不了解,但是你们首先要清楚一个问题,《代数几何》是真正的现代数学。”
  “而你们之前学到的很多数学内容,不能说是古代数学,其内容也是百年前,甚至几百年前数学家的知识成果了。”
  “学习《代数几何》,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个数学家,这个人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过,他的名字叫格罗滕迪克,是无国籍的犹太人,也是一名非常传奇的数学家。”
  “他的研究促使巴黎高等研究院被公认为世界代数几何的研究中心,同时,现在我们所能学到的很多代数几何内容,都是格罗滕迪克的成果。”
  格罗滕迪克是个非常有思想的超级天才,也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数学家之一,甚至被一些人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,没有之一。
  他研究代数几何总计有12年左右,12年中写出了上万种代数几何的规律,一个人就几乎构建起了整个代数几何学科的体系。
  格罗滕迪克的思想也很重要。
  当时数学就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,有一个问题,那么就用一个数学方法去解决,而格罗滕迪克认为,数学研究不能只是解决数学问题,而是要研究一整套数学理论,有什么问题直接在理论中寻找方法,一切就都能够解决了。
  他的这种思想对于现在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,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  只可惜,天才往往性格很激进。
  因为年轻时所经历的战争,格罗滕迪克是一个激进的和平主义者,他可以为了战争而放弃自己从事的数学研究。
  只有42岁的格罗滕迪克,就因为yue战而放弃了喜欢的数学研究,就干脆去河内去讲解数学。
  后来格罗滕迪克干脆到o洲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做了个隐居的佛教徒,甚至还拒绝了克拉福德奖和25万美元的奖金,理由是他认为应该把这些钱花在年轻有为的数学家身上。
  之后格罗滕迪克就一直在隐居,直到几年前默默的去世,甚至都没有几个媒体做出报道。
  王浩讲解着《代数几何》的发展史,也让学生们不觉投入其中,跟着一起感受格罗滕迪克的伟大和激进,同时也意识到,《代数几何》确实是现代数学。
  这门学科的出现、发展,距离现在时间已经非常近了,再去追溯也只有短短五十年。
  ……
  当王浩正在进行自己的课程时,夏国斌正在纳微实验室的办公室里,仔细看着收到消息的每一个字。
  上面的消息让他感觉精神振奋。
  那是来自航空材料院的消息,他们组建了专家团队,准备来纳微实验室参观考察。
  这看起来有些不请自来的意味,即便是航空材料院和纳微实验室也是平级的,都只是科研机构而已,并不是上下级的所属关系。
  但是夏国斌可不在乎什么不请自来,重要的是对方是航空材料院,航空材料院的专家来纳微实验室是干什么?
  这很可能就是考察实验室条件,很可能就有个大项目了啊!
  对于纳微实验室来说,航空集团只分出一点点的研发资金,都足够让他们吃个饱了。
  项目,是一方面。
  另一方面,夏国斌也觉得是自己努力发展实验室有了成果,都已经被航空集团注意到,还特别派出专家团队来考察。
  这太令人振奋了!
  夏国斌都有些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情绪,如果是在年轻个十岁,他可能会直接跳起来欢呼庆祝。
  他马上出门,严肃的让大家打起精神。
  “过几天航空材料院的专家团队就要来了,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看看纳微实验室的能力水平,让他们看看我们的精神面貌、对待研究项目的专注、投入、认真……”
  夏国斌连续说了一大通,意思就是一定要给航空材料院的专家团队留下好印象。
  ……
  第二天,综合楼办公室。
  王浩坐在办公室里,悠闲的喝着咖啡,和其他人聊聊天,他并没有在说起角谷猜想,但对于投稿情况也是很重视的。
  当打开已投稿件查看状态的时候,就发现稿件已经快速进入到二审阶段。
  这个进度还是让他感到满意的。
  “二审?会是什么专家做评审呢?”
  “普林斯顿?克雷研究所?还是瑞典科学院?”
  这些都是有可能的。
  《数学新进展》这种顶级的数学期刊,评审专家团队可不限于一个国家。
  于此同时。
  邱成文正坐在办公室,查看着新收到的邮件消息,他发现《数学新进展》的编辑部已经发来了一段数学证明内容。
  下面还有布鲁斯-普利策的留言,“邱教授,这是冰雹猜想的其中一部分证明。
  再次感谢!”
  邱成文感兴趣的下载了内容,看着上面的两页证明内容,发现其中蕴含了很精妙的转换方法,大体浏览一下就知道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
  他又不由得琢磨起来,“难道角谷猜想要被证明了?”
  “可能吧……”
  “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