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肉文屋 > 历史架空 > 靖安侯 > 第928节
  他是神童,少时便能够一目十行,如今做官几十年,对于公文更是敏感,几乎几个呼吸的时间,就把这封信看完了。
  他紧皱眉头,又认真看了一遍,然后低头道:“陛下,沈毅这第一个法子,或可以商榷施行,第二个法子,恐怕很难推行下去。”
  皇帝陛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沉默半晌,没有说话。
  沈毅这封信里,说了两个条陈。
  第一个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法子,也就是解决民怨的问题。
  那就是将田税永久减免一部分,摊派到商税之中。
  大陈的田税不算很高,但也不低。
  不过商税很低,至今很多地方的商税,只收到三十税一。
  几乎与免税无异。
  归根结底……
  还是因为,地方上的商户,多半是与士大夫阶层有联系的。
  甚至,干脆就是朝廷里士大夫的家人们在经商。
  比如说地方上那些士大夫的家人,通过朝廷里官员的关系,搞到了很大一块田地,几万亩甚至十几万亩。
  这种规模的田地,很容易让他们把粮行给开起来,即便是地方性的粮行,也是不算太小的生意了。
  再有就是,江南一些种桑养蚕的地方,产出了生丝,最早可能是卖给那些丝绸行,布行,但是规模大了,很容易就会衍生出自己的布行。
  各种例子,不胜枚举。
  简单来说,商人在这个时代,虽然从官方层面来说,可能没有什么社会地位,但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攫取了大量了社会生产资料,并且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代言人。
  这就是商税为什么如此之低的原因。
  因为裁判的家人下场了。
  而沈毅的想法是,可以减免三成甚至五成田税,把这部分税收从商税里找补回来。
  从前这么做,没有理由,而现在理由十分充分。
  为了平息民怨,为了北伐,为了政局稳固。
  这是第一个建议,目的是为了处理眼下的事情。
  第二个建议,就是一条鞭法的类似物了。
  简单点说,就是重新清丈土地,将地方上明目繁杂的赋役,整合归一,将赋税,统一按照田亩折算,地方上的力役,也统统折算成现银上交。
  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地方衙门乱收钱,另一方面可以将赋税工作简单化。
  更重要的是,沈毅在里面,提到了士绅一体纳粮,虽然只是顺带提了一嘴,但已经足够惊天动地了。
  赵相公犹豫了一下,继续说道:“而且,这两个法子一旦拿到朝堂上去议,沈子恒立时成为众矢之的。”
  原因无他,损害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。
  皇帝陛下轻轻点头:“所以这两个法子,他都没有发公文,而是用私信送到朕这里来。”
  洪德皇帝闭上眼睛,重重的呼吸了一口气:“这是要朕去做,才能做成的事情。”
  过了许久,皇帝陛下才睁开眼睛,缓缓说道:“我大陈的商税,的确很低。”
  “别的不说,只这几年沿海五个市舶司的收入,就已经相当可观了,而且市舶司只是海岸商贸,大陈内部的商事,更是千行百业。”
  “因此朕觉得,加收商税补贴田税,是可行的。”
  皇帝的语气,渐渐坚定了起来:“而且这个当口,淮河以南的百姓们有怨言,这是个很好的机会,这个时候把这个条陈拿到朝堂上去议,没有人会说什么。”
  “这第一个条陈,朕考虑几天,找个合适的机会,拿到朝会上讨论,至于第二个……”
  他看向赵昌平,面色严肃:“赵相,你是二十多年的老户部了,你老实跟朕说,如果这个法子推下去,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?”
  赵昌平抬头,认认真真的看向皇帝,随即长叹了一口气,开口道:“陛下,如果按照这个法子推下去,对于朝廷肯定是利大于弊的,撇开地方上的一些损耗,用这个法子几乎可以让朝廷岁入翻番。”
  “将来北境税赋收入之后,这个收入还会涨的更多。”
  “但是……”
  赵昌平低声道:“怕有人,宁愿撞死在德庆宫里,也不愿意这个法子推行下去。”
  “整个朝廷里的官员们,十有八九也是要反对的。”
  皇帝看向赵昌平,问道:“那赵相你呢?”
  赵相公低声道:“陛下,老臣夫人家里,拥有土地甚多,经商更是遍布几省,称得上是豪商巨贾,从这一层来说,老臣自然是应该反对的。”
  “不过……”
  他低眉道:“为大陈社稷计,为天下苍生计,老臣心里,是同意这个法子的。”
  “但士绅纳粮这四个字,现在是绝推不动的。”
  赵相公语气坚定。
  “一个不小心,朝廷立时震荡。”
  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  “是这个道理,如今正在北伐,朝廷经不起动荡。”
  说到这里,皇帝没有继续说下去。
  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。
  现在,他的威望,也不太够。
  有一天,北边战事更进一步,真的实现了洪德中兴,那个时候,他的威望就够了。
  皇帝沉默了一会儿,缓缓说道:“赵相回去之后,让户部好好算算,大约要加收多少商税,能够填补上三成田税的空缺。”
  “咱们,先把眼下这件事过去。”
  “将来的事情……”
  洪德皇帝默然道。
  “将来再说。”
 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武林盟主
  “可惜了。”
  当在甘露殿待了大半个时辰之后的赵相爷离开之后,皇帝陛下突然摸着下巴,说出了这么一句话。
  这会儿,高太监正好送赵昌平回来,听到了这句话,他站在皇帝的书桌旁边,一边收拾已经有些杂乱的御桌,一边笑着问道:“陛下说什么可惜了?”
  皇帝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。
  “可惜,赵治也是甘泉书院的。”
  说完这句话,他便靠在椅背上,闭目养神,没有再说话了。
  但是以高公公的聪敏,自然能够理会得他这一句可惜了是什么意思。
  可惜的是,赵相爷与沈中丞,都是甘泉书院出身。
  这样一来,朝廷全面重用沈毅北伐的同时,赵相公就不太适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
  或者说,不适合执掌议事堂。
  否则,以赵相公跟皇帝陛下的政治契合度,皇帝大概是会用他做宰辅,来推行接下来增加商税,甚至是后续一条鞭法的。
  毕竟老赵几十年的户部经历,也适合做这个事情。
  不过现在,一切都只能搁置了。
  皇帝陛下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之后,突然闻到:“那……陆……陆治中的书院,弄得怎么样了?”
  高太监连忙回答道:“回陛下,今年年初就开始收学生了,不过好像只收童生以及生员,暂时不打算收举人入学。”
  皇帝点了点头,问道:“陆先生亲自教书么?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高太监回答道:“那书院今年人不多,陆夫子亲自带了一批生员。”
  皇帝点了点头,忽然笑了笑:“你说,如果朕让陆先生来给望儿蒙学,朕是不是就长他沈七一辈了?”
  高太监也跟着笑了笑:“除非定下师徒名分,不然辈分不一定能长。”
  虽然是开玩笑,但是高明心里,还是有些感慨的。
  如今的皇帝陛下,是什么样的存在?
  如果说洪德六年的时候,那个刚刚亲政的皇帝陛下,还是个略显稚嫩,稍带吉祥物属性的少主的话。
  如今的洪德皇帝,已经是正儿八经的社稷之主了。
  而且是不管从对朝廷的掌控程度,还是政绩,威望,以及其他各个方面,都秒杀先帝的英主!
  到现在,哪怕是中书宰相,他想换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。
  洪德天子,早已经是真真正正的掌控者。
  处在这个位置,已经绝少有人,能让这位皇帝陛下有跟他开玩笑的兴致。
  尤其是这种辈分玩笑。
  很明显,在潜意识当中,皇帝陛下依旧把那个远在北边的同龄人,当成是与自己一个阶层的人物。
  是能让他提起兴致开玩笑的人。
  高明久随圣驾,这种感受尤为强烈。
  至少近几年,哪怕是朝廷里的那些重臣,也少有人能让皇帝陛下,提起这种兴致了。
  皇帝用手摸着下巴,认真考量了一会儿,随即呵呵一笑:“等明年开春,就把皇儿送到陆先生那里蒙学。”
  高太监一愣,低声问道:“陛下,若皇子要蒙学,应该是请陆先生进宫教授才是……”